书名。1卷。明·卢之颐撰。撰年不详。卢氏以《内经》理论为主,结合后世论疟及个人体验详述痎疟因证,分析诸疟常症和变症的症治。此书后附《痎疟疏方》1卷,共选方38首,叙述方药的炮制颇详。现有《医林指月》本
出《卫济宝书》卷下。即生肌法。见该条。
【介绍】:唐代本草家。善于辨别中草药,撰有《加诠杂注本草》。
见《本草正义》。为骨碎补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喘症论》。即气虚喘。详该条。
【介绍】:见朱钥条。
刺法。与“随而济之”对举。为迎随泻法的基本原则。意指针刺泻法要逆着经气而刺,损夺有余。《难经·七十九难》:“经言迎而夺之,安得无虚。”如寅时肺经气盛,此时针刺,为逆其气之盛来,为泻;或针光朝经脉流注反
又称咀片。药材经过加工处理后,成为片、丝、块、段等形状,便于煎汤饮服。
见御药院条。
书名。10卷。清·吴道源纂辑。刊于1773年。吴氏鉴于1768年疫痢流行,因误于调治而死者颇多,遂广选前人有关痢疾的论述和治疗经验,分门别类编撰而成。卷1诸贤总论,并辑录《临证指南》中痢疾治案;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