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
参见十天干条。
参见十天干条。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足三里。见该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六。即无比散,见该条。
指热邪聚结而出现的病理现象。如热结于胃肠,则出现腹痛、大便燥结、甚则潮热谵语、脉沉实等症。若热邪搏结血分,则出现蓄血证。《温病条辨》:“热结旁流,非气之不通,不用枳朴,独取芒硝入阴以解热结。”《伤寒论
练功方法。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两臂前平举,尽量翘掌,静止片刻。适用于治疗腕部疾患。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涌泉,见该条。
【介绍】:清初藏族医家。青海人。生平欠详。
脉象。脉上溢于鱼际。为阳气关闭于外,阴气格拒于内,故称。《难经·三难》:“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
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因孕后肾气虚弱,又因湿伤于肾,以致相引腰背串痛。若痛不止者,易致坠胎。治宜补肾、祛湿、安胎。方用青娥丸。
气功术语。脾神的代名词。《简易方》:“脾名常在。”
病名。即兜腮痈。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