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植物志》。为蓬莪术之别名,详该条。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红大戟,详该条。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有舌下忽高肿起核名舌垫。”宜防风、荆芥、白芷、细辛、羌活、独活、香附、陈皮、灯心煎服。或参见痰包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芸苔之别名,详该条。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砂仁、草果、威灵仙各等分。加砂糖少许,水煎服。治骨鲠咽喉。
出《证治准绳·女科》。即分娩。详该条。
即月经。出《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轸式》。
病证名。指妊娠后由于跌损、损伤冲任二脉、气血失和而见阴道流血。《竹林寺女科秘方》:“妇人胎前跌损动红、乃伤胎元、恶血流来不止,速急安胎止血,宜用人参安胎散治之。”(炒蒲黄、人参、川断、当归、炒白芍、生
出《神农本草经》。即卤碱,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栝楼之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