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生草药性备要》。为丢了棒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新语》。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指妊娠之始称。《千金翼方》卷十一:“凡儿在胎,一月胚,二月胎,……。”
见《云南中草药》。为千针万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任迁。婺源高仓(今属江西)人。少业儒,因二弟相继死去,父母因悲伤成疾,不久母因风痫,诸医束手。何氏遂弃儒学医,遍求方书,精心研读四年,后临证每有良效,对贫穷人则不计报酬,并帮助药
见《普济方》卷七十八。即照水丹。见该条。
治法之一。即逆治、正治。《素问·标本病传论》:“有逆取而得者。”参见逆治、正治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季文。江苏武进县人。世医出身。曾祖蒋达善为当地名医,并著有《医录》一书(已佚)。他于天顺年间(1457~1469年)先后任太医院御医、院判、院使等职。归里后,为人治病,对贫穷人也
病证名。见清·黄岩《眼科纂要》。即风牵斜。详该条。
病名。生长在皮肤上的赘瘤。出《外科正宗》卷四。由于肝失血荣,以致筋气外发而生。本病初起如赤豆大,质硬,时久表面微呈枯槁,逐渐碎裂,蓬松如刺,形如花蕊。多发于手、足、头皮、胸乳等处。治疗:根蒂细小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