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左壳

左壳

见《中药志》。为牡蛎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白黄

    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颜色干枯,目下赤、口干舌缩,心中恍惚,四肢烦重,此是白黄。”治用灸烙法,内服地黄当归汤。参黄疸有关条。

  • 表实里虚

    表里错杂的证候。因平素心、脾、肾虚,又感外邪;或外感表寒,误用攻下法所致。如症见恶寒无汗、发热,又见神乏气短、纳呆肢倦、心悸腰痛、舌白脉浮等。

  • 红南瓜

    见《中药大辞典》。为桃南瓜之别名,详该条。

  • 红蓝花

    出《金匮要略》。为红花之别名,详该条。

  •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伤寒论》方。又名桂枝新加汤。桂枝、人参各三两,芍药、生姜各四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水煎,分三次服。治伤寒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

  • 喉科

    临床分科名称。见《喉科指掌》。系指传统医学论治咽喉、口齿病的专门学科。又叫咽喉科、喉咙科、咽喉口齿科。早在唐代太医署中便设有耳目口齿科,为中医五官科的雏形。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对喉科病的认识也日益深入

  • 山黄豆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大红袍之别名,详该条。

  • ①皮肤。参皮毛条。②肌肤。《素问·五常政大论》:“其病否,其味甘,其音宫,其物肤。”

  • 益母艾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益母草,详该条。

  • 引兵先锋

    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一方。即凉血饮,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