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又称吞酸、咽酸、噫醋。《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夫醋咽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能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咽而吞酸,致气息酸臭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醋咽证治》:“食后噫醋吞
病证名。指在麻疹病变过程中,麻毒深重,再感时邪,以致麻毒内攻,陷入于肺。《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麻疹发脾肺,故多咳嗽。”症见疹出不透,高热,咳嗽不畅,痰声呼呼,气急鼻煽,甚至面唇青紫。见于麻疹并
即《难经》。详该条。
心的下方,通常专指胃脘部。《素问·五常政大论》:“心下否痛。”
出《金匮要略》。即栝楼,详该条。
即可活动的关节部位。见《江氏伤科学》。参关节条。
见《三国志》。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指阴茎或者性机能。如“阳事不举”、“阳事衰弱”。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如七星并列,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介绍】:见陈良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