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诗经》。即瓠子,详该条。
见痘疹真传奇书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琦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苍耳子之简称,详该条。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小儿齁喘之发于乳哺期者。其症气喘促而连续,不能以息,久延不已。多因伤乳而得。伴有痰涎壅盛,喘息有声。先用山楂、神曲、麦芽煎汤服,以消乳食;次用越婢加半夏汤,以定其喘。奶哮遇气候
类中风病证之一。怒则气上,因暴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溢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①与天相对而言,属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神(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脏为肝。”《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②指耳前之肉。《灵枢·寿夭刚柔》:“墙基(耳
下焦元气,指肾气而言。见《脾胃论》:“下元土盛克水,致冲、任、督三脉盛。”肾居下焦,内藏元阴、元阳之气,故称“下元”。
见针灸指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