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西中医药》(10):64,1957。为千斤拔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①“前舌根上,或在左右两旁,或有青筋一丝在后腭,或紫点如豆大在舌根上,或青白色如蚬肉,或似桃胶,两旁红筋垂下,皆此症也。久则前心后背疼痛、暖气,喉中若虫行”(《喉症全科紫
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前正中线胸骨剑突末端向上1.5寸处。一说“在鸠尾穴上1.5寸”(《中国针灸学》)。主治胃腕寒痛,喘息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脏腑、经络之气阻滞不畅。可因饮食邪气或七情郁结而致;亦可因体弱气虚不运而引起。随所滞之脏腑经络而出现不同症状。气滞于脾则胃纳减少,胀满疼痛,气滞于肝则肝气横逆,胁痛易怒,气滞于肺则肺气不清,痰多喘咳。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五方。麻黄、麻黄根各二两,头生酒五壶。将药入酒内煮三炷香,露一宿,每早晚各饮三至五杯。治酒皶鼻。
书名。5卷。清·朱兰台撰。刊于1892年。朱氏论疫以张仲景六经为主,逐条论析。书中记述疫病、六经治例、瘟病治例以及多种疫证、杂证等内容,并附若干医案。作者融会诸家学说,参以己见和经验,并创用芦根方等效
经穴名。代号DU14出《素问·气府论》。《肘后备急方》作大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大。别名百劳、上杼。属督脉。手、足三阳、督脉之会。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约与肩平高。布有第八颈神经
《兰室秘藏·眼耳鼻门》方。羌活一两五钱,防风一两,荆芥穗(后下)、薄荷叶、藁本各七钱,酒知母五钱,黄柏四钱,川芎、当归各三钱,酒生地黄一钱,川椒五分,细辛少许,麻黄根二钱。为粗末,每服三钱,水煎去渣,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掖门,见该条。
综合性医书。简称《保命歌括》。35卷。明·万全撰。前33卷介绍中风、中寒、内伤、瘟疫、气病、血病、虚损、痿痹、咳嗽、哮喘、泄泻、痢疾、疟疾等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种病证,每门病证,万氏徵引古说结合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