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五色梅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因房劳伤肾,复感寒邪而致的阴症。《伤寒全生集·辨治伤寒传经证治脉要指法》:“又有脉沉,足冷,面青,小腹绞痛无热者,此皆夹阴中寒也。”本证即后世所称夹阴伤寒。详该条。
见《本草备要》。为天仙藤之别名,详该条。
《证治准绳·疡医》卷三方。***、青皮、黑牵牛子(半生、半炒)、陈皮各一两,连翘五钱。为细末,用皂角二枚去皮弦子,泡搥以布包取汁一碗许,又用新薄荷二斤研取汁,同熬成膏,以前药末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介绍】:见王开条。
证名。指虫积肠内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虫积腹胀之症,肚大青筋,腹皮胀急,反能饮食,或面见白斑黑点,或喜食一物,或腹起块扛,大便偶见长虫。”治宜驱虫为主。可用万应丸、使君子丸等。参见腹胀、虫积
【介绍】:见陆游条。
医经著作。秦伯未原编,余瀛鳌重订。此书由秦氏初编于1929年,编者将《内经》病证予以分类汇编,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1961年由原编者门人余氏予以补充修订,将《内经》病证分为44类,311种病候,更于每
《证治准绳·杂病》:“大概目圆而长,外有坚壳数重,中有清脆,内包黑稠神膏一函。膏外则白稠神水,水以滋膏。”《目经大成》卷一:“风轮下一圈收放者为金井,庄内黑水曰神膏,有如卵白涂以墨汁。”概念欠明确。但
见小儿药证直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