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颈项。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咸虾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六种新编条。
指头部七窍及前、后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马莳注:“头有七阳窍,下有二阴窍,人身止有此九窍耳。”
见《四川中药志》。为美人蕉根之别名,详该条。
指面部虚浮微肿。多属虚证。《古今医统·面部门》:“面浮属脾土肺金,……面浮则为虚。因脾伤劳役,饮食失节,水土不调,脾气输散不常,肺气传布失度,故面虚浮,眼下如卧蚕之状,或有气喘,皆其候也,此正气不足,
指黄疸久不退,已转阴黄的患者。《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腹满,舌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
见《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卷下。即益元散第一方,见益元散条。
出《救荒本草》。为菥蓂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箕门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