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收靥

收靥

痘至收靥,为毒尽将愈的证候。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痘至九日、十日之间,脓浆满足而色苍蜡者,必发热熏蒸,此回浆之候也,俗名谓之烧浆,又谓之干浆。盖真阳运化,其水自消烁而收靥矣。若及时回浆,当靥而不靥,其人身凉而手足冷,脉来沉迟者,此元气不足虚寒证也。”须大补气血而助之收结,用八珍汤;如当靥不靥,其人壮热,烦渴,脉来洪数,为热毒熏蒸而不靥,宜清凉退热,则痘自收靥。

猜你喜欢

  • 天刑

    运气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天,指司天之六气;刑,刑克。司天之六气与主岁之五运相加临,如果司天之气刑克主岁之运,则称天刑。如庚子、庚午年少阴君火司天,中运则为金运,司天之君火刑克金运,则称该年为天刑

  • 九脏

    五神脏与四形脏的合称。神脏指五脏;形脏指胃、大肠、小肠、膀胱。《素问·三部九候论》:“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参见神脏、形脏条。

  • 鸟眼睛豆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老鼠豆之别名,详该条。

  • 西溪书屋夜话录

    医论著作。清·王泰林撰。原系手稿,大多已残缺,仅存《肝病证治》一篇,收入《王旭高医书六种》。本篇较系统、全面地阐述肝病证治,王氏将肝病分成肝气、肝风、肝火等不同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治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 身热不扬

    证名。见《王旭高医案》卷一。指病人自觉发热,但按其肌肤而不甚热的一种症象。多见于湿温病,热为湿遏,以致发热在里,热势不扬,宜用渗湿透热或清泄芳开法治疗。

  • 催肠生

    即盘肠生。详该条。

  • 万氏女科

    书名。3卷。明·万全撰。刊于1549年。卷1为总论及妇科杂病;卷2为胎前诸病;卷3为产后诸病。全书内容比较简要。本书原收入《万密斋医学全书》,亦有单行本行世。

  • 白喉次将

    见《白喉忌表抉微》。指治疗白喉中比较次要的药物,称为“次将”。云:“白喉初起,辨别不明及症之轻者,与凡风邪之症,皆以此等药、中层消药及下层导药四种。”详药将条及各该条。

  • 四白

    经穴名。代号ST2。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瞳孔直下1寸,当眶下孔处。布有面神经分支,正当眶下神经处;并有面动、静脉分支及眶下动、静脉分支通过。主治目赤痛痒,口眼歪斜,眼睑润动,头痛,目眩

  • 少阴咽疮

    病名。多由肾阴亏损,虚火上尖,薰灼咽喉所致。症见咽喉干痛,睡醒后尤甚。咽生疮而溃烂,其色不鲜,饮食有碍,甚或懒言。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丸等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