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又称断泄。见《医宗金鉴》卷十九。详断泄条。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头痛》。亦称脑鸣、头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野烟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末医家。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号觉迟子。先学儒,后学医。擅长治疗外科疾患,并将自己多年所用的验方汇集成《医说佛乘》一书。
全舌色红,有两条纵行灰色干燥苔。见于温热病,为内热炽盛,邪结胃腑之象,证见壮热谵语、循衣摸床、神昏撮空等,急用苦寒泄热攻下(见《伤寒舌鉴》)。
【介绍】:见杨用安条。
证名。古称鼻鼽。指鼻腔内时流清水样粘液。多由肺卫不固,风寒侵袭鼻窍所致。《中藏经·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肺气通于鼻,和则能知香臭矣,有寒则善咳,……实则鼻流清涕。”《杂病源流犀烛·鼻病源
见《云南中草药》。为灯盏细辛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龙须菜之别名,详该条。
即水针疗法,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