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月经

月经

名词。出《素女经》。亦名月水月水汁月信月行月汛月使月运月事月经水月脉月客月浣月候月候血月期华水月漏月潮月露红脉红漏红潮血经血信血脉经水、经月、经汁血经血经事经脉经信经候信水、癸、癸水朝信潮水水中金等。是指胞宫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女子一般在十四岁左右月经即开始来潮,到五十岁左右,月经即自行断绝,中间除妊娠及哺乳期外通常一月来潮一次,每次持续约为3~7天。因其每月均按期而来,故称。

猜你喜欢

  • 顾鬘(mán 蛮)云

    【介绍】:见顾德华条。

  • 方耕霞

    【介绍】:见方仁渊条。

  • 理筋

    推拿手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用手指顺着筋脉缓缓地进行按压推移,反复多次。有舒理筋脉、畅通气血等作用。

  • 藤五甲

    见《四川中药志》。为走游草之别名,详该条。

  • 女科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 吐弄舌

    舌体伸长而弛缓,称吐舌;舌微出口外,立即收回口内,或舌舐唇上下及口角左右,称弄舌。多见于小儿,属心脾热盛重症。

  • 气府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 踯躅花油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三方。踯躅芪根四两,捣烂,用菜油一碗,炸枯去渣,加黄蜡少许,布滤候冷,青布蘸擦,日三次。功能散风止痒驱虫。治秃疮。

  • 谷疸

    五疸之一。《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可伴见食难用饱,小便不利,脉沉等。《圣济总录》卷六十:“失饥饱甚,则胃中满塞,谷气未化,虚热熏蒸,遂

  • 目内眦

    人体部位名。指内眼角。《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