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杂疫证治

杂疫证治

书名。2卷。清代作品。不著撰人(或题清·刘一明辑),撰年不详。现存最早为1820年刊本。所谓“杂疫”,亦即广义的瘟疫。此书主要根据《松峰说疫》、《敬信录》等书记载,论述杂疫72证证治。治法包括方药、外治针灸等,其中不乏方十口授、村老传闻的民间效方和疗法,可供临床参阅。

猜你喜欢

  • 七窍

    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五脏有病,往往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

  • 儿衣

    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胞衣。详该条。

  • 孙东宿

    【介绍】:见孙一奎条。

  • 弦脉

    脉象之一。脉端直而长,指下挺然,如按琴弦。《素问·玉机真脏论》:“端直以长,故曰弦。”多见于痛证、风证、痰饮,以及高血压、肝胆疾患等。

  • 发风丹

    病名。即风丹,详该条。

  • 奶麻子

    出《痘疹精详》。即奶麻,详该条。

  • 观音花

    见《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

  • 脉诀刊误集解

    见脉诀刊误条。

  • 攻下

    即下法。详该条。

  • 手少阴之别

    出《灵枢·经脉》。即手少阴络脉。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