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以提插、捻转手法配合阴阳奇偶的关系来分别补泻的方法。古人认为阳数奇而属天为补,阴数偶而属地为泻,故补法用九数,泻法用六数。例如补法当紧按慢提或向左捻转九次,如不得气,少停再行九次,如此重复三遍,使成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百会疽。见该条。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狐臭。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木槿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宋·孙用和《传家秘宝脉证口诀并方》。即砒石。详该条。
见痧法备旨条。
见《滇南本草》。即橘叶,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又名落头痈。因发于颈项之周围,故名。见症因初发部位不同而异。发于哑门穴下者,多发寒热,拘踡,闷乱,纳少;如颈项俱肿者,乃毒流少阳,多险症。治同有头疽。
病证名。遗精的一种。《景岳全书·杂证谟》:“不因梦而精自出者,谓之滑精。”又称精滑。甚者见情思色而精液自出,称为漏精。多因色欲所伤,肾元亏损,精关不固所致。治宜温补肾元,固涩精关。方用右归丸、参苓菟丝
病证名。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妊娠咽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