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坤元是保》。即妊娠脉。详该条。
五种癣疾的合称。出《疡科选粹》卷六。一湿癣,痒如虫行,搔之有汁出;二风癣,搔之则间有白屑;三顽癣,全肤不知痛痒;四牛癣,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五马癣,微痒,白点相连。
病证名。指头部昏晕常在五更时发作。《慎斋遗书》卷九:“五更头晕,阳气不足也。盖阳主动,动则阳气上升,故不晕。五更静极,阳气虚则潜于下,不足于上,所以晕也。”参头晕、阳虚眩晕、晨晕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鸭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形长而白色,有寒热,证治同疔疮。
经行先期证型之一。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一。多因情志抑郁,恚怒伤肝,肝郁化热迫血妄行,冲任失守所致。症见经期提前,经量时多时少,色红或紫,或稠粘有块,乳房及小腹胀痛不舒,烦躁易怒等。治宜疏肝解郁,清热。
指饮食劳倦,喜怒忧思所生之火,属心火。元·李杲《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脾胃气虚,则……阴火乘其土位……。”
即正治。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引倪涵初方。又名久疟全消方。威灵仙、醋莪术、炒麦芽各一两,何首乌二两,狗脊八钱,青蒿子、铅丹、山甲珠、醋鳖甲各五钱。为细末,用山药粉、饴糖各一两,水糊为丸,每服二至三钱,
出《神农本草经》。为细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