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为推法的一种。用拇指指腹在穴位上作回旋移动,用力较轻,不带动皮肉筋脉。
借用五行学说中关于水往下流的自然现象,比喻水湿邪气所致病变有向下趋势的特点,如腹泻、下肢倦怠和浮肿等。
指第四胸椎。《素问·刺热篇》:“四椎下间主鬲中热。”
又称肝血不足。指肝藏血不足的证候。肝主藏血,血属阴,故血虚或肝阴虚均可出本证。临床表现有血虚或肝阴虚的见证,并有虚烦失眠,多梦易惊恐,月经不调等症。治宜补血养肝。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铅粉、乌贼骨、阿胶珠各四十两,枯矾、龙骨各八十两,密陀僧二十两。为细末,粟米饭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空腹粟米汤送下。治肠胃虚滑,下利无度,赤白相杂,脐腹痛,里急
【介绍】:清代医家。号乐天。福建邵武县人。擅长儿科,尤精于麻痘。嘉庆年间(1796~1820年)曾在广东学人痘接种术,后在福建推广种痘术。晚年著有《保赤指南车》一书,对儿科杂证,尤其是麻痘有较详尽的叙
气功术语。阳火又称武火。是指在练“小周天”功和“卯酉周天”功过程中,配合退阴符以升降气机,调和阴阳所应掌握的一种火候。所谓“小周天’进阳火,是选在“六阳时”中的子丑寅辰巳五时中进行。所谓“卯酉周天”进
【介绍】:晋代医生。生平欠详。
病名。又称溢饮滑泄。《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渴而饮,饮而泻,泻而复渴,渴而复饮,饮而复泻,饮泻也。”详溢饮滑泻条。
膈病之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气鬲病,病使人烦懑,食不下,时呕沫,病得之少忧,数忾食饮。”参见噎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