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漏风

漏风

古病名。又名酒风。因饮酒后感受风邪所致。《素问·风论》:“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因醉取风为漏风,其状恶风多汗少气口干善渴,近衣则身如火烧,临食则汗流如雨,骨节懈惰,不欲自劳。”《张氏医通·杂门》:“漏风之状、多汗,常不可以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急,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先宜五苓散热服取汗,后与黄芪建中加白术泽泻。”亦可用泽泻散白术散、漏风汤等方。参见酒风条。

猜你喜欢

  • 刺疟篇

    《素问》篇名。本篇专论以针刺治疟,故名。内容包括六经疟、五脏疟、胃疟等十二种疟疾的症状和刺法,并说明在针刺前,应注意明确诊断和辨证,针刺应按经取穴,并应在未发作前施治,指出对正气虚弱的病人,则宜药不宜

  • 百草丹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羊胲子之别名,详该条。

  • 灌溉中州

    自我推拿方法名。见《理瀹骈文》。即灌溉中岳法。见该条。

  • 重阴

    两种属于阴的性质重合于同一事物上,示阴寒之弥漫。①夜半为重阴。日为阳,夜为阴,夜半为阴中之阴,故名。《灵枢·营卫生会》:“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人之体温(正常或病态)多于夜半而降。②病色之重阴。古人分

  • 子疟

    见《盘珠集胎产证治》。即妊娠疟。详该条。

  • 勿听子俗解脉诀

    见王叔和脉诀条。

  • 刘禹锡

    【生卒】:772~842【介绍】: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曾与王叔文、柳宗元等,提出政治改革,反对因循保守。后因革新失败而被贬。他对医学有所研究,强调“一物足了病者”的单方、验方治疗疾病,又重视

  • 伤乳食

    病证名。指乳食停滞而致的吐泻。《幼科发挥》:“伤乳食,物出作馊酸气者是也。”临床多伴有腹痛,面色黄滞,发热,不喜饮食。治以化乳消食为主。宜胃苓丸,煨生姜煎汤研碎调服。

  • 三痟

    病名。痛同消。即三消。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详三消条。

  • 太医署令

    隋唐时期医官职称。为太医署最高官职,共2人,全面负责太医署的医疗和教学工作,官阶从七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