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火郁喘

火郁喘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火邪内郁所致的气喘。多由邪热内郁,肺气壅遏不宣而成。症见喘促厥逆、神情闷乱等。《医贯·喘》:“又有一等火郁之证,六脉微,甚至沉伏,四肢悉寒,甚至厥逆,拂拂气促而喘,却似有余,而脉不紧数,欲作阴虚,而按尺鼓指,此为蓄郁已久,阳气拂遏,不能营运于表,以致身冷脉微而闷乱喘急。”治宜宣散蓄热,如逍遥散加茱连等。《医宗金鉴·喘急死证》:“面赤浮肿,谓之火郁之喘,宜泻白散。”参见火喘条。

猜你喜欢

  • 脱阳

    阳气严重耗损,有虚脱倾向的病变。①《难经·二十难》:“脱阳者见鬼。”指阴寒内盛,阳气耗伤太过,以致神气不藏而出现幻觉、幻视、神志异常、呢喃乱语、或大汗淋漓等症状。②指男子因性交而出现虚脱的症状。

  • 发癥

    病证名。七癥之一。《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发瘤候)有人因食饮内误有头发,随食而入成癥,胸喉间如有虫上下来去者是也。”本病与发瘕相似。参见发瘕、癥、七癥条。

  • 是斋百一选方

    书名。20卷。宋·王璆撰。原刊于1196年。日本·宽政11年时,日人千田恭(子敬)以其所藏钞本与荻子元所藏元刻本互校,并补入《医方类聚》中王璆选方编成。全书共31门,重点介绍各科病证的治疗,共选100

  • 托盘根

    见《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蔷薇科植物山楂叶悬钩子Rubus crataegifolius Bunge的根。苦、涩,平。祛风,利湿,解毒。①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肝炎。煎服:15~30克。②捣敷治丹

  • 香桂六合汤

    《医垒元戎》方。当归、川芎(酒浸炒)、白芍药、熟地黄(酒洒蒸)各一两,肉桂、香附各半两。为粗末,水煎服。治妊娠赤白带下。

  • 治劳三禁

    出《理虚元鉴》。指治疗虚劳病证,禁用燥烈、伐气、苦寒的药物。

  • 李涛

    【生卒】:1901~1959年【介绍】:字友松,良乡(今北京房山)人。毕业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曾任职协和医学院细菌科、中文部兼中外医史课。1935年与王吉民、伍连德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医史委员会(中华医

  • 产难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难产。详该条。

  • 无白草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合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 经前口疳

    病名。即经行口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