脬,膀胱的别称。指膀胱之气虚弱,不能约束小便的病变。膀胱与肾相表里。故此证与肾阳虚有关。症见小便淋沥不断,或小便失禁或遗尿等。治宜补肾固脬。
古病名。见《诸病源候论·水毒候》。即水毒病,详该条。
即黑睛。《灵枢·大惑》:“筋之精为黑眼。”详黑睛条。
见《温热经纬》卷四:“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龙葱,专主乎听。”指听功能。
见《杭州药用植物志》。为灵芝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房劳太过,精耗髓虚所致的痿症。《症因脉治》卷三:“肾热痿软之症,腰骨不举,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足不任地,骨痿不能起于床,此《内经》肾热痿弱之症也。”治宜补肾填精,滋阴清热,可用人参固本丸、坎离
《传信适用方》卷二方。炒川椒(去子)、熟地黄、枸杞子、荆芥穗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至二十丸,空腹盐汤送下。治风赤翳膜,攀睛倒睫等。
出《素问·方盛衰论》。又称脾气不足、脾胃虚弱。多因饥饱失常,忧思劳倦,脾胃受伤所致。可见脾失健运、中气不足、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各详该条。《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脾气不足,则四肢不用,后
证名。指发热不甚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病症。①阳明里实证的一种热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②指阴虚血虚
淡白色。《素问·风论》:“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