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补缺肘后方》。为牡蛎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鬼针草之别名,详该条。
为人参之别名,出《神农本草经》。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与宋处撰《新修钟乳论》1卷,已佚。
病证名。疳积日久而引起食入即吐的证候。凡食积而引起的疳症,久则胃热伤津,津枯胃燥,以致不能容纳水谷。其症除有疳疾症状外,兼有食入即吐,潮热不退。治宜养阴,健胃,用参苓白术散加石斛、谷芽、胡黄连、鲜竹茹
治疗湿热病邪互结中、上焦的方法。症见胸闷腹胀、胃纳不纳、口苦,或咽喉痛、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濡数等湿热证候,多用甘露消毒丹或茵陈蒿汤之类加减治疗。
小儿推拿方法名。《厘正按摩要术》:“搓食指……大指中指合而直搓之,能化痰。”
出《外丹本草》。为天葵之别名,详该条。
见《动物学大辞典》。为地牯牛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又名舌胀、舌胀大。由七情郁结,心火暴甚,以致与痰浊瘀血滞于舌间所致。症见舌渐肿大满口,坚硬疼痛,影响呼吸、语言。《辨舌指南》:“舌赤肿大满口者,心胃之热也;舌赤肿满不得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