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拾遗》。为木蓝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生于胁部的疽。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证治参见肋疽条。
证名。指因酒伤所致的哮喘。属虚哮范畴。《类证治裁》卷二:“治虚哮,用麦冬三两,桔梗三钱,甘草二钱。……酒哮,加柞木三钱。”参见虚哮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扁担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要药分剂》。为芦笋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千层塔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蒋宗武条。
见《贵州草药》。为金边兔耳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遍身丹毒、外游丹毒。由心经与三焦积热,发于外而游走不定,复外感风热所致。初发两手臂急痛,若经一、二宿肿气遍身,入心内者即危。宜服五香连翘汤、木香流气饮,以金箍散敷之,
月经过少证型之一。多因寒凝气滞,瘀血内停,冲任血行不畅所致。因寒凝者,症见经行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凉而痛甚于胀,拒按,喜得温热,血块排出后则痛稍减,治宜温经活血行瘀,方用少腹逐瘀汤,或用过期饮;因气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