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疟母

疟母

病证名。疟疾日久不愈,顽痰挟瘀,结于胁下所形成的痞块。又称疟积母疟劳疟。《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张氏医通》卷三:“疟母者,顽痰挟血食而结为癥瘕,鳖甲煎丸,或小柴胡鳖甲蓬术桃仁,……此金匮法也。”又:“虚人久疟,时止时发,芎归鳖甲饮,不应,脾虚也,急用补中益气加鳖甲;少食痞闷,胃虚也,四兽饮加鳖甲当归蓬术肉桂。虚人疟母,必用补益。盖缘治之失宜,邪伏肝经,而胁下有块,仍寒热时作,不可以癖积治之,每见急于攻块者,多致不救。久疟不愈,必有留滞,须加鳖甲消之;如无留滞,只宜补益。”参见劳疟条。

猜你喜欢

  • 骈胎

    出《褚氏遗书》。即双胎。

  • 枣根

    见《本草经集注》。即枣树根,详该条。

  • 皮肤不仁

    证名。又称肌肤不仁。指肌肤麻木,不知痛痒的症象。多由邪入于肌肤,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诸病源候论·风不仁候》:“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诊其寸口脉缓,则皮肤不仁。”可见于中风后遗症、痹证等疾患。

  • 育德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一:“艮为上睑,络通命门,脏固脾属……,主絪缊化醇,生而勿灭,予而勿夺,曰育德廓”。因命门主火,脾得命门之火,方能发挥运化水谷精微以资

  • 心主血脉

    血脉指血液和脉管以及血液在脉管中的运行。这一系统的生理功能,由心脏主持,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心脏气血的虚实和病变,可影响血脉的运行;血液的盈亏,也直接影响着心脏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

  • 王诚叔

    【介绍】:见王宗正条。

  • 钉翳障

    病证名。即钉翳。详该条。

  • 语声重浊

    简称声重。说话或咳嗽的声调因病变影响而重浊不清。多因外感风寒或内有痰湿困阻,使气道不畅所致。《素问·脉要精微论》:“……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 痰泻

    病证名。又称痰泄、痰积泄泻。《医学入门》卷五:“痰泻,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此因痰留肺中,以致大肠不固。”症见时泻时止,时轻时重,或下白胶如蛋白,头晕恶心,胸闷食减,腹中鸣响,脉多弦滑。治宜化痰祛湿,

  • 五加皮药酒

    即五加皮酒第二方,见五加皮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