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名。即喉痧。又名疫喉、疫喉痧、烂喉痧。本病除发热、咽喉疼痛肿烂外,皮肤还出现痧斑,故名。治以辛凉解表,泄热解毒,滋液养阴等法为主。参见疫喉等条。
见证治百问条。
【介绍】:见喻昌条。
见《广雅》。为厚朴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眩晕。《医学心悟·眩晕》:“眩,谓眼黑;晕者,头旋也。古称头旋眼花是也。”详眩晕条。
【介绍】:见徐复条。
病名。《医门补要》卷中:“肛门四周红肿作痛……一处出脓者为肛痈。”证治同脏毒。见该条。
出《脉经》。即经闭。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①出《新修本草》。为白前之别名。②出《本草经集注》。为百部之别名。各详该条。
经外奇穴别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即穿鼻。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