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花生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视瞻昏眇证。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肾疳。见该条。
即鹤龄丹,见该条。
病名。出《增辑验方新编》卷六一十。即冷瘼。见该条。
证名。蛔古作蚘。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指呕吐蛔虫。《仁术便览》卷四:“吐蛔虫,以苦楝根为君,佐以二陈汤。”亦可用安蚘法。《景岳全书》卷二十:“凡吐蚘者;必因病而吐蚘,非因蚘而致吐也。故不必治
①《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大黄、牛膝各五两,代赭石一两,朴硝、牡丹皮、甘草、紫菀各三两,虻虫、水蛭、桃仁、干姜、细辛、芒硝各二两,麻仁五合。水煎去渣,纳朴硝,分五次服,五更为首,去一炊顷再服,自后将息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偏脑疽。见该条。
见《东垣试效方》卷五。即助阳和血补气汤,见该条。
指气分受湿邪阻滞。主症有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身重体痠、骨节烦痛、胸闷纳呆、脘腹痞痛、呕吐泄泻,舌苔滑腻,脉象濡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