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内面的摺纹。
①指外感初期的轻症发热。②指阴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羊胲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皂角刺,详该条。
【生卒】:十五世纪【介绍】:明代医生。金陵(今江苏南京一带)人。生平事迹不详,因子女几人死于痘疹,后根据钱乙等医家关于痘疹论述中的方药,在痘疹流行时,对其余子女进行治疗而痊愈,于是进一步采集诸家关于痘
出《神农本草经》。即梅之果实,详乌梅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胃脘痛论》。指胃痛之由食积、痰饮、积热、积冷、气滞、死血、虫积等所致者。详食滞脘痛、痰饮胃脘痛、积冷胃脘痛、积热胃脘痛、瘀血胃脘痛、蚘动脘痛、胃脘痛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凡有头疽顶部疮头较多,其疮口多呈粟样脓粒,状似莲蓬发。均称莲蓬发。证治见有头疽条。
针灸体位名。详坐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