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法之一。用苦寒药清气分热邪。如春温初起,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骨节疼痛、口渴汗少、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用黄芩汤。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牙齿虫,是虫食牙,又食于齿,亦令牙齿疼痛。皆牙齿根有孔,虫居其内,食牙齿尽,又度食余牙齿。”参见牙虫、齿虫条。
病证名。①指单眼丧失视力。《诸病源候论》:“经络有偏虚者,翳障则偏覆一瞳子,故偏不见物,谓之眇目。”②指一支眼异常小者(《说文》)。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小儿饮甘甜热物或母喜饮,或胎中受热而生。舌上如珠,先赤紫后黄白,疼痛难当。”或火毒犯心经所致。治宜凉血解毒、泻火消肿。可选用凉膈散、***地黄汤、导赤散等加减。
脉象之一种。寸关尺三部按之皆无,寻至尺后才觉察。平人见此为体质之特征,病人见此者,为阴阳不和之象。《难经·二十难》:“脉有伏匿,……谓阴阳更相乘,更相伏也。”
见摘星楼治痘全书条。
清法之一。治疗胆热而引起烦躁不得眠的方法。常用方如蒿芩清胆汤。
病名。系指因大病后气血虚损所致之耳聋;或病后余邪未尽,壅滞经脉所致之耳鸣耳聋。治宜益气补血、清余邪、通经脉。方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竹叶石膏汤、桃红四物汤等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
【介绍】:参见程邦贤条。
【介绍】:见张汝霖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