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陕西中草药》。为缬草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1卷。清·包诚纂辑。书成于1870年。本书以表格的形式分析黄元御《伤寒悬解》中六经各类病证。颇能提要钩玄,便于审证参考对照。
《证治准绳·疡医》卷三方。黄连、贝母、降真香(烧存性)、白芨、乌贼骨、五倍子(炒黑)、芸香各五钱,轻粉五分。为细末,将患处洗净,外敷患处。治瘰疬、马刀,脓汁不干者。 .
即培补脾土。用补益脾气的药物,以增强或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方法。参见健脾条。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三。又名胞痹。详该条。
【介绍】:见朱颜条。
病名。即椒疮。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白芥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长石之别名,详该条。
痿证之一。见《医学纲目》卷十七。由于湿热伤筋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证见腿足痿软、微肿,或足趾麻木,伴有身重胸闷,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象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