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麻九畴条。
【介绍】:见石芾南条。
出后蜀《重广英公本草》。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佛甲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中暑》。指因暑热所致的口渴证。宜清解暑热,养阴生津。用玉露散、麦冬汤、生津丸等方。详中暑条。
疮疡内治法中“消、托、补”三大法则之一。见《集验背疽方》。凡疮疡溃后,毒势已去,正气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宜用补法。如气虚者用四君子汤,血虚者用当归补血汤,气血俱虚者用十全大补汤,中气不足者用补
病证名。即白喉。见清·郑若溪《喉白阐微》。症治参见白喉条。
一种生理性变异的脉位。桡动脉从尺部斜向桡骨茎突背处侧,向合谷方向伸延。切脉位置应相应改变。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即莲子心,详该条。
骨名。又名牙钓、下腭骨。即下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