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医愈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鲫鱼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即骨。详该条。
病证名。见《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即五更泄,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三十四。即蒲桃疔。见该条。
病名。见《医学心悟》卷四。多由风热邪毒壅塞心肺二经所致。症见舌根肿硬,两旁糜烂。《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受风热湿毒,或因风劳酒色而起。下颏俱肿,口噤舌卷肿大,上有筋如蚯蚓之状,生黄刺白胎,如咬牙不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初生拭口。详该条。
书名。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旧题秦越人撰。约成书于秦汉之际。以问答形式论述了以基础理论为主(也分析了一些病证)的81个问题。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八卦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风廓。详该条。
指手少阴心经的经气衰竭。主要证候是血脉不通,面色暗黑,唇甲发绀。《灵枢·经脉》:“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