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多因跌打、压轧所伤。或伤一骨,或伤数骨,临床以腕舟骨折为多见。伤处肿胀、疼痛、压痛明显,或腕缝错开,活动受限。一般断端很少移位,如手向后翻贴于臂者,医者双手握其手背轻轻
证名。见《针灸甲乙经》卷九。又称腰脚痛。详该条。
《鼠疫约编》方。金银花、连翘、玄参、桔梗各一两,僵蚕、板蓝根、甘草各五钱,马勃四钱,牛蒡子六钱,荆芥穗、薄荷各三钱。为粗末,每服六至八钱,芦根汤煎药末,二、三滚,去渣服,轻者一日三服,重者一时一服。治
宋代保健机构。据载系专供宫廷人员疾病的疗养而设置的。
病名。即髋关节脱臼。清·赵廷海《救伤秘旨》:“夫两腿环跳骨脱出……足短者易治,足长者难治。”指出了后脱臼和前脱臼的畸形特点。证治参见胯骨出条。
【介绍】:参见邵三山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腑脏有热,气乘于肝,冲发于目,热气结聚,故睛上生皰疮也。”类今之疱疹性眼炎。
【生卒】:1555~1636年【介绍】:明代著名外科学家。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年轻时开始学外科,行医四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于1617年编写成《外科正宗》一书,分门别类,内容较为丰富,记述多种
针灸著作。1卷。撰人佚名。约成书于宋末元初之际,后辑入元代著名的医学丛书《济生拔萃》中。首为九针式及图、折量取腧穴法、补泻法、用针呼吸法;次为治病直诀刺,其中列举了针灸治疗偏正头痛、眉攒内疼痛等69种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