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滇南本草》。为狗筋蔓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八方。没药二两,芒硝、大黄各一两半,血竭一两。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热茶水调下。治血灌瞳人,症见目睛疼痛,瞳人如血灌红色。
即舌。详该条。
【介绍】:参见程衍道条。
春秋时代秦国著名兽医。善于根据马的外形鉴别马的优劣。
病证名。指因胃虚或命门火衰所致的呕吐。《景岳全书·杂证谟》:“凡胃虚作呕者,其证不一,当知所辨。若胃脘不胀者,非实邪也;胸膈不痛者,非气逆也;内无热燥者,非火证也;外无寒热者,非表邪也。无食无火而忽为
即击仆。卒然倒仆,不省人事的症状。癫痫病发作和中风病多见。《素问·通评虚实论篇》:“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
见《四川中药志》。为四楞筋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苔白而舌尖红的舌象。为心火上炎。若舌质微红,苔薄白者,外感风热在表;舌苔白厚者,多外感风热夹湿,或风温有化热之势(见《伤寒舌鉴》)。此舌亦可见于湿温,或热邪内盛复感外寒之症。
又称吞酸、醋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食后噫醋吞酸,皆宿食证,俗谓之咽酸是也。”详吞酸、吐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