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足厥阴经病证

肝足厥阴经病证

病证名。指足厥阴肝经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衰,以经取之。”《脉经·肝足厥阴经病证》:“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又:“病先发于肝者,头目眩胁痛肢满。”又:“肝病者,必两胁下痛小腹,令人善怒,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此外,尚列举了肝中风肝胀肝著肝痹肥气等多种病证。参见肝病有关各条。

猜你喜欢

  • 天池

    ①经穴名。代号PC1。出《灵枢·本输》。别名天会。属手厥阴心包经。手足厥阴、少阳之会。位于胸部第四肋间隙,当乳头外侧1寸处。另说“在乳后同身寸之二寸”(《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在乳后一寸,下五分”

  • 更年期综合征

    病名。亦名更年期症候群。是指经断前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出现垂体功能暂时性亢进,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多,引起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新陈代谢障碍,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植物神经系

  • 紫极宫道士

    唐代掌握医术的道士。据传广陵(今江苏扬州)有一木工,病手足挛缩,不能执斧,匍匐行乞于市,遇紫极宫道士,给药数丸,经治而愈。木工叩谢,道士将医方传授木匠,木匠得方,为人治病多愈。

  • 背阴草

    见《江苏药材志》。为凤尾草之别名。详该条。

  • 蓝花柴胡

    见《广西中草药》。为大叶蛇总管之别名,详该条。

  • 阴阳失调

    亦称阴阳偏胜。病机的概括。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各部分间,以及物质与机能之间,必须经常保持相对的阴阳协调关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这是健康的表现。疾病的发生及其病理过程,正是各种原因引致体内阴阳失却

  • 指甲花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凤仙花之别名。详该条。

  • 天星十一穴

    指十一个经验效穴。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并编有歌诀,曰:“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彻,委中配承山,下至昆仑绝,环跳与阳陵,通里与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后《针灸大全》增:“太冲”一穴,作《马丹

  • 酒剂

    药物剂型之一。古称酒醴,现称药酒。药物浸入酒内,经过一定时间,或隔汤煎煮,滤去渣,取液服。如《素问·腹中论》的鸡矢醴,现代的虎骨木瓜酒等。

  • 病脉

    反映疾病的脉象。《素问·三部九候论》:“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