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谷精草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核桃楸果之别名,详该条。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黄蓬花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3卷。清·董废翁撰。本书专论四时感证,内容分总论、本病、变病、兼病四部分。本病以六经分症,治法分正治、从治;对变病、兼病诸证分析尤详,其中包括一些危症的救治;末附妊孕伤寒。董氏立论本于《医学纲目
出《幼科发挥》。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运气术语。指六气主司的更迭。参见不退位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玄感传尸方》1卷。已佚。
证名。简称懊憹。又名心中懊恼。指心胸烦热,闷乱不宁之状。多由外感热病误治,邪热留于胸膈,扰及胃腑;或因湿热内蕴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
舌苔薄白而微滑的舌象。舌质淡红,为外感风寒表证,宜辛温发汗解表治之(见《伤寒舌鉴》)。
即肝肾阴虚。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