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亏
即肾虚。详该条。
即肾虚。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蕨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托盘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三丫苦,详该条。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雪乌之藏族语名,详该条。
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穴位联合应用于某种疾病,而另立新名者,称复合穴。如四关、四花等。
出《小儿药证直诀》。五脏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证候,包括心病、肝病、脾病、肺病、肾病。详各条。
①见《药物出产辨》。为石斛之别名。②出《吴普本草》。为荩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指产后出现寒热往来,每日应期而发,似疟而非疟,故名。多因产后气血双虚,阴阳失调,或瘀血停留,荣卫不和所致。气血双虚,若有汗,每日午后而发者,治宜滋荣养气扶正汤(人参、炙黄芪、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卷三十六枸橘:“遍身者,小枸橘细切,麦麸炒黄为末,每服二钱,酒浸,少时饮酒。初以枸橘煎汤洗患处。”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神道,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