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五。《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石痈者,亦是寒气客于肌肉,折于血气,结聚而成。其肿结确实至牢有根,核皮相亲,不甚热,微痛,热时自歇,此寒多热少,如石……”。宜内服升麻汤,外用生商
见伤寒心镜条。
出《灵枢·经筋》。是经络系统在人体体表的连属部分。由于它的分布部位及其病候着重在“筋肉”方面,因称“经筋”。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与十二经脉基本一致,阳之筋分布在肢体外侧,阴之筋分布在肢体内侧,但都从四肢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遵程。浙江海盐人。年轻时攻考科举,并读家藏医书,后行医,在当时以医术著名。所著《本草从新》(1757年)是对汪昂《本草备要》的增补;《伤寒分经》是对喻嘉言《尚论
病名。《外科启玄》卷七:“白壳疮者即癣也。”有四种:风癣、杨梅癣、花癣、牛皮癣。多因毛孔受湿之邪所生。证治详见各条。
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阳膀胱经。详该条。
出唐·侯宁极《药谱》。为常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属产后危证之一。因产后败血流入脏腑,肌肤四肢热结流注,转还不得所致。《女科备要》(作者佚名):“产后面黄色干,口中流血,遍身色点生斑如何?答曰:产后败血入五脏六腑,皆满流入肌肤,败血出入,流走
指咳嗽在午前发作者。多由胃火犯肺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上半日咳,痰稠黄,胃火也。宜二陈汤加竹茹、贝母、石膏。”《张氏医通·咳嗽》:“上半日嗽,多属胃火,竹叶石膏汤降泄之。胃气虚者,补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山小橘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