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温次于热,清次于寒。即偏于温热的病证,应用清凉的方药治疗。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系指耳聋之卒然发者。即暴聋,详该条。
在体表上发生的具有循经特征的病理现象。它主要反映病理生理和经脉皮部之间的某些规律性联系。马王堆汉墓帛书和《灵枢》所载的经脉病候均有这方面的内容。后世的主要针灸著作,亦多有载述。循经病理反应有多种多样的
指针刺时由于某种原因而致针身在肌体内发生弯曲的现象。此多由进针过快,刺激太强引起局部痉挛收缩;或针体触及坚硬组织;或患者体位移动;或某种外力碰撞而引起。轻度弯针可缓慢退出,针体弯曲角度较大时,应轻为摇
器械名。为咽部涂药用。柄长20厘米,头圆形(用钢或铜制),直径1.2厘米(图115)。图115
食疗著作。明·孟笨著。1卷。书于1634年。本书虽以《养生要括》为名,其内容则仅限于饮食卫生与食疗。在饮食卫生方面,提出三条准则:一戒轻杀,二善调理,三知避忌。全书将食疗诸品分成水、谷、菜、果、鳞、介
书名。又名《疡科秘旨》。8卷。明·陈文治撰。刊于1628年。本书系辑录外科各家学说参以作者经验编成。共分111篇,其中包括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及伤科的各类病证,选材颇精,方治多切于实用。本书除一般坊刻
①运气术语。指六气定位中的在泉之气。如水位下之土气、土位下之金气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徵其下气而见可知也。”②人身下元之气。《灵枢·口问》:“下气不足,则为痿厥心悗。”③治疗效应降气或镇潜。《
见明·范洪《滇南本草图说》。即地不容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灯盏细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