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芥菜子

芥菜子

①见《中药志》。为白芥子之别名。②出《孙天仁集效方》。即芥子。各详该条。

猜你喜欢

  • 臭藤

    见《天宝本草》。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 横蛾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三。书中把乳蛾症分为横鹅与竖鹅两种类型。参见乳蛾条。

  • 胕肿

    ①胕通肤。指全身浮肿。《素问·水热穴论》:“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②指足面浮肿。《素问·评热病论》:“有病肾风者,面胕庞然壅。”马莳注:“胕,足面也。”参见水肿条。

  • 痘疹真传奇书

    书名。又名《仙传痘疹奇书》。2卷。明·高我冈撰。刊于1598年。上卷治痘;下卷治疹。作者根据治痘以气血为主,治疹以清火滋水为主的理论,对痘疹的证治作了简要记述,并附痘疹图说及针法治疗图等。

  • 临产口噤目翻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临产忽然口噤目翻者,由肝脾虚而风邪乘之也。……此极危症,宜四物驱风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肉桂、秦艽、枳壳、红花、冬葵子、车前子、生芝麻)。

  • 帝钟风

    病名。帝钟,悬雍垂之别名。系指悬雍垂红肿疼痛或腐溃。《杂病源流》卷二十四:“悬雍谓之帝钟,其肿而垂下,有长数寸者,名帝钟风。”即帝中风。参见该条。

  • 月经前期

    见静光禅师考定《女科秘要》卷三。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 太阳阳明并病

    指太阳经病又併发阳明经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

  • 伤食头痛

    病证名。指脾胃积滞、清阳不升所致的头痛。见《证治要诀·头痛》。《医宗必读·头痛》:“伤食头痛,胸满咽酸,噫败卵臭,恶食,虽发热而身不痛,香砂枳术丸。”治宜消食导滞为主,并可选用保和丸、治中汤等方。参见

  • 筋碎补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草石蚕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