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中草药》。为石椒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婴幼儿发疹性疾病。《证治准绳·幼科》:“小儿有出一、二次者,出轻而日数少者,名奶疹子。”本证类似风疹、幼儿急疹等。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突起睛高。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杠板归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寓意草·面议倪庆云危症再生治验》。《证治汇补》卷五:“臭水是肠中逆来。”多因胃气大伤所致。
指中焦上焦。《灵枢·五味论》:“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
见《云南植物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皮部论》。少阴经之阴络。名枢儒,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J3。出《灵枢·本输》。属手少阳三焦经。输(木)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间,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并有手背静脉网和第四掌背动脉通过。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
【介绍】:南北朝时梁代医生。生平欠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