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木香黄连汤作水丸。治证同。见木香黄连汤条。
出《素问·骨空论》。齿龈的根部。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手少阳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六月之时,故名之曰季夏痹也。”详手少阳经筋病候条。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经验方。见《外伤科学》(广东中医学院)。煅石膏、升丹各15克。为细末,掺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疮中,外盖膏药或油膏,每日换药一至二次。功能提脓祛腐。治流痰、附骨疽、瘰疬等溃后腐肉难脱,脓水不净者。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急而重的病症,亦可指急性病、新发病。
亦称阳明经证。《伤寒辨证·六经证治》:“传至阳明,则目痛、鼻干、不眠,宜升麻葛根汤。此证有在经在府之别。如目痛,鼻干,微恶寒,身热,脉浮洪,病在经也。”阳明经病又有在标在本说。在标宜辛凉解肌,在本宜清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眶岁久赤烂。详该条。
【介绍】:上古时代巫医,相传为黄帝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