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虎口百丫

猜你喜欢

  • 耳后疮

    病名。出《鲍氏验方新编》卷一。即锐毒,见该条。

  • 碎叶青花

    见《湖南药物志》。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 壁蟢窠

    见《外科全生集》。即壁钱幕,详该条。

  • 阴崩

    病名。妇女阴中崩下为白色,古称之为阴崩。宋·齐仲甫《女科百问》四十二问:“受冷而白者,谓之阴崩。”多因感寒所致。宜用固经丸(炒艾叶、鹿角霜、伏龙肝、干姜,各等分,细末,鹿角胶溶合药面为小丸,每服三钱,

  • 淖泽

    淖,滑润之意;泽,作濡润解。即濡润流利。《素问·离合真邪论》:“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灵枢·刺节真邪篇》:“脉淖泽者,刺而平之。”《灵枢·决气》:“淖泽注于骨。”

  • 拖地莲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黄毛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 保顺大夫

    元代医官职称。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四品。

  • 趾骨

    解剖学同名骨。趾二节,余趾皆三节。

  • 瘅疟

    病名。疟疾之一。①以但热不寒为主症之症。又称暑疟、温疟、阳明瘅热。《素问·疟论》:“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

  • 截痧丹

    见《济世养生集》。即急救痧药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