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即刺莓果,详该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指断绝生育,即绝育。
【介绍】:见陈尧叟条。
经穴名。代号DU27。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位于上唇尖端,当人中沟下端皮肤与上唇粘膜之移行处。布有面神经颊支、眶下神经分支及上唇动、静脉。主治癫狂,口唇动,齿龈痛,鼻塞,鼻出血;以及口腔炎,鼻炎
书名。8卷。清·肖赓六撰。刊于1684年。本书汇辑历代有关妇科著作中的理论和证治,依类选编,共分月经、嗣育、胎产、产后、崩带、带下和杂证七门,列病证163种,引录各家论述700余条,并附加按语,予以补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脑疽。见该条。
从怀孕六月至分娩阶段的幼体,为胎儿,亦名胎婴。《慈幼论》:“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俱热,得寒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幼幼集成》:“胎成之后,阳精之凝,尤仗阴气护养,故胎婴在腹,与母同呼吸。”因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将药物精制成药液,滴入眼中,每日三至四次不等。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山慈姑。
①见《云南中草药选》,为铁仔之别名。②见《江西草药》,为鹿茸草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