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条。
见《泉州本草》。为猪鬃草之别名,详该条。
专指儿科的出血性病证。见《证治准绳·幼科》,又名九窍出血。即眼、鼻、耳、口及二阴出血。小儿九道出血,多因乳母喜吃辛辣之物,流于乳络,儿饮之后,停滞不散,郁蒸于内,或因护养过暖,积温成热,热极则涌泄;亦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葡萄汁、生藕汁、生地黄汁、白蜜各五合。和匀后,文火熬沸,不拘时服。治热淋,小便赤涩疼痛。
证名。又称肛门痒痛。指肛门作痒或痛。多因大肠湿热风邪流注或因虫扰所致。《类证治裁·脱肛》:“肛头痒,朴硝煎汤熏洗。”又:“肛头痒痛,风湿火兼病也。大肠受湿,流注肛头,则作痒,秦艽羌活汤;得风与湿热,则
稸同蓄。饮食积滞,腹中胀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稸满。”
舌苔白厚而干燥的舌象。为脾胃热滞或邪在少阳之证(见《辨舌指南》)。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野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方约说》。为蟾蜍皮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刘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