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类证治裁·痉症》。指太阳痉、阳明痉、少阳痉。详各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胆矾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即涌泉疽。见该条。
【介绍】:见阮偘条。
【介绍】:见沈明宗条。
又称腋胑,俗称胳肢窝。指人体的上臂与胸壁连接的凹陷处。其皮下有丰富的汗腺,脂肪组织,底部有重要的神经、血管通过,还有淋巴结群。为手三阴及足少阳经脉所过之处。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毛大丁草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江时途条。
病证名,又名痛渴、三消,为津液枯燥,虚热内盛的病证。临床以口渴、饮多、食多、尿多而消瘦为特征。《幼科铁镜》:“三消之症,实热者少,虚热者多,不足之症……始而心肺消渴,或脾胃消中,或肾水消浊。传染日久,
①同心热,详该条。②心脉的病变。心主身之血脉,心有热,可使血逆于上,致上盛而下虚,下虚则生脉痿。《素问·痿论》:“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