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植物名实图考》。为梵天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经逢原》。为野料豆之别名,详该条。
出《延年方》。为牛蒡根之别名,详该条。
经漏证型之一。由于先天不足,早婚,房室不节,分娩过多等原因,耗伤精血,以致肝肾阴虚,阴虚生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症见阴道出血时多时少,淋沥不断,血色鲜红,头晕耳鸣,腰膝痠软,两颧发红,手足心热,甚或
见《金匮翼》卷二。荆芥穗二钱。为末,用生地黄汁调下。治风热入络,血溢络外,乍寒乍热,咳嗽口干,烦躁。
即津液受伤。一般指热性病过程中,由于高热,出汗过多,或感受燥邪,肺胃津液耗伤而出现的证候。如肺津受伤,则见干咳无痰、或痰少带血丝、鼻干咽燥、喉干痛。胃津受伤,则见烦躁、渴饮不止、咽干口燥等。
见《泉州本草》。为金边兔耳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别名。出《刺疔捷法》。即上迎香,见该条。
【介绍】:见余梦塘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胖大海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