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长强

长强

经穴名。代号DU1。出《灵枢·经脉》。《千金要方》作长彊。别名气之阴郄橛骨气郄为之骨骶。属督脉。督脉之络穴。位于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处,跪伏位取穴。布有尾骨神经后支,肛门神经;以及肛门动、静脉分支。主治痔疮脱肛便血便秘遗精遗尿,腹泻,痢疾腰脊强痛,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前列腺炎等。紧靠尾骨前面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图36)。

图36

猜你喜欢

  • 医易通说

    医论著作。2卷。清·唐宗海撰于1892年。此书将《易》学中有合于医理者予以引申发挥而为医学探源。上卷演先天八卦,将太极生两仪而有阴阳,以阐述中医阴阳学说,且将世界五方配之以应黄、赤、白、黑诸人种。下卷

  • 枨(zhàng)后

    见许廷哲《保产要旨》。即胀后产。详该条。

  • 奇方纂要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

  • 水热穴论

    《素问》篇名。本篇主要介绍治水病的五十七个穴位和治热病的五十九个穴位及其机理,故名。文中首先论述风水病的原因、症状及其病理变化,作出了水肿“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的著名论断。

  • 子午补泻

    针刺补泻手法之一。指左右捻转补泻。见《针灸大成》。法以左转为顺,从子位转向午位,属阳,为补;右转为逆,从午位退向子位,属阴,为泻。女子则以阴为主,以右转为顺为补,左转为逆为泻。

  • 王本高

    【介绍】:见王荫陵条。

  • 下盛

    指病邪盛于下或滞留于下部。《灵枢·卫气》:“下盛则热。”《素问·脉要精微论》:“下盛则气胀。”

  • 本草从新

    药物学著作。18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57年。作者鉴于《本草备要》的作者汪昂“不临证而专信前人,杂揉诸说,无所折衷,未免有承误之失”,故重新将该书修订。内容半数保留,半数增改,并补充了一些《本草纲

  • 厥阴为阖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厥阴是阴经之里,故为阖。

  • 内伤泄泻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包括积热泄泻、积寒泄泻、痰积泄泻、食积泄泻、脾虚泄泻。又如气泻、积瘀泄、酒泄、肾泄、肝泄等,亦属内伤泄泻。参见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