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面焦

猜你喜欢

  • 酱瓣草

    见清·汪连仕《采药书》。为马牙半支之别名,详该条。

  • 生扯拢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糯米藤之别名,详该条。

  • 打鼓子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千金子之别名,详该条。

  • 肉枯

    证名。出《灵枢·刺节真邪》。指肌肉干枯萎缩。多由外邪乘虚内侵,气血衰少,肌肉失于濡养所致。本证可见于虚劳、偏枯、痿、痹等。参见各条。

  • 纹色

    指小儿虎口脉纹的颜色。见《四诊抉微》卷三。又名手筋色、虎口脉色。元·朱震亨《幼科全书》:“紫热红伤寒,青惊白是疳,黑时因中恶,黄即困脾端。”脉纹的颜色一般能反映病情的寒热虚实。纹色红赤,多属火;淡红者

  • 大眦漏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系心经实火所致。《审视瑶函》:“此症大眥之间生一漏,时流血而色紫晕。”参见漏睛疮条。

  • 张路玉

    【介绍】:见张璐条。

  • 大通草

    见《四川中药志》。即通草,详该条。

  • 小儿胎元内障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胎患内障,详该条。

  • 指节

    见《灵枢·骨度》。手指指骨之间或指骨与掌骨相连接处。即指关节与掌指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