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①指中气下陷致痢者。症见气短言微,面色白,下痢滑脱,所下之物不粘不臭,大便随矢气而出。治宜温涩固脱。《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气痢,诃黎勒散主之。”《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气
证名。指齿牙不白而作黄色。多因口腔不洁,或胃中湿热熏蒸所致。治宜加强口腔清洁,或糯糠烧灰擦则齿白。
指内侧缘。《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婴儿论》2卷,已佚。
书名。明·陈文治撰。10卷。刊于1612年。本书分述以内科杂病(包括五官病)为主的病证一百种。每种1篇,每篇先论病候及辨证治法,后附以治疗方剂或针灸法。论述以《内经》及金元医家著述为本,书中选方较多,
针刺麻醉法之一。是在头针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麻方法,即按针麻要求在头针刺激区针刺以进行手术。临床上可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所涉及的脏腑器官选取相应的刺激区。一般均须取用手术部位对侧的相应感觉区,其它均取
见《草药手册》。为排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病人托着胸部仰面太息,这是肺气壅塞的被迫动作。
饮食养生方法之一。节食养生,首倡于《黄帝内经》,认为食饮有节,百病莫生。少食之所以能养生,《老老恒言》认为:“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胃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易之物,多食反致受伤,故曰少食以安脾也。”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凌霄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