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饥不欲食

饥不欲食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感觉饥饿而又不想进食。病在胃、肾。有因胃虚有热所致者,宜六君子汤加黄连;有因肾阴虚虚火乘胃者,宜六味丸肉桂五味子;亦有热病余热未尽者,亦知饥不食,脉多虚大,可用人参白虎汤(《张氏医通》卷九)。“针灸饥不欲食有二法,其一清胃,经云胃者水谷之海,其腧上在气冲,下至三里,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审守其腧,调其虚实是也;其二取肾,经云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心若悬,若饥状,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也。”(《证治准绳·杂病》)。

猜你喜欢

  • 结瘕

    古病名。指结病与瘕病之合证。《圣济总录·积聚门》:“结瘕者,积聚之类也。结,伏聚积久不散,谓之结;浮流腹内按抑有形,谓之瘕。结之症,形体瘦瘁,食不作肌肤,遇阴寒冷湿之气,则发而胁块硬,隐隐然痛者是也。

  • 蒙花

    见《本草求真》。为密蒙花之简称,详该条。

  • 梅崇献

    【介绍】:参见梅彪条。

  • 乳痈癖

    病证名。出《儒门事亲》。又名奶癖。多由乳食太过,郁于肠胃,积热熏蒸而成。症见身瘦肌热,面黄腹大,或吐泻腹有青筋,两胁结硬如碗。宜以导滞清热为治。

  • 张翰风

    【介绍】:见张琦条。

  • 金匮要略论注

    书名。24卷。清·徐彬撰于1671年。作者据《金匮要略》徐镕本的条文次序予以诠释,注文的特点浅显易晓,旨在发明原书蕴奥;注后或补以论述,故以“论注”为书名。书中发表个人见解较多,颇为后世医家所重。但在

  • 乌贼墨

    见《青岛中草药手册》。即乌贼鱼腹中墨,详该条。

  • 鼻风

    病证名。指新生儿鼻塞而不能吮乳者。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小儿生下三朝五日,忽然鼻塞弗乳,不能开口呼吸,此乃保母鼻风吹入小儿囟门,宜清风散(防风、荆芥、羌活、蝉蜕、川芎、藿香、陈皮、甘草、桔梗、僵蚕

  • 汗空

    空同孔。亦称毛孔、玄府。《素问·水热穴论》:“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 瘀血嗽

    病证名。见《万病回春》卷四。即瘀血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