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鸠尾骨

猜你喜欢

  • 鬼受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尺泽,见该条。

  • 川槿子

    见《药材学》。为木槿子之别名,详该条。

  • 痰噎膈

    见《医方考》卷二。即痰膈。详该条。

  • 三焦积热

    病证名。见《幼科释谜》。临床表现眼目赤肿,头顶肿痛,心膈烦躁,口疮,二便秘涩。宜三黄丸,清泻积热。

  • 疳疾

    出《颅囟经》。即疳。详疳条。

  • 溺茎

    即阴茎。详该条。

  • 虫鼓

    鼓胀之一。《石室秘录》卷六:“虫鼓,微小腹作痛,而四肢浮胀不十分之甚,面色红而带点如虫蚀之象,眼下无卧蚕微肿之形,此是虫鼓也。”参见虫胀、虫积腹胀条。

  • 水蕉

    见《陆川本草》。为罗裙带之别名,详该条。

  • 雷氏芳香化浊法

    即芳香化浊法,见该条。

  • 眼赤痛

    病证名。双眼赤而肿痛。《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夫肝气通于目,脏内有热,与胸膈痰饮相搏,熏渍于肝,热气冲发于目,故令眼赤痛。”治宜清热泻肝之剂,如小防风汤(《证治准绳》:大黄、栀子、甘草、赤芍、当归、